驗流計是測量微小電流(通常為10??A至10?¹?A)或低電壓的核心儀器,在物理實驗、電子元件檢測、電力系統調試中廣泛應用。其高靈敏度也意味著對操作環境與內部元件狀態極為敏感,常見故障若不及時排查修復,可能導致測量失準甚至設備損壞。掌握一套系統的故障排查與修復方法,是其用戶的技能。
故障一:指針無偏轉(無示數)
現象:接通電源并接入被測電路后,指針靜止不動,無任何偏轉。
排查與修復:
•電源檢查:首先確認電源是否接通(觀察電源指示燈是否亮起),電壓是否符合儀器標稱值(如220V AC或9V DC,偏差>±10%可能導致電路無法正常工作)。用萬用表檢測電源插座電壓及儀器內部電源模塊輸出(如電池電量不足需更換,穩壓電路故障需檢修)。
•電路連接檢查:檢查輸入導線是否斷路(輕輕晃動導線,觀察指針是否有微弱反應),接線柱是否氧化(用砂紙打磨接觸點,確保連接緊密)。若為數字式驗流計,檢查信號傳輸線(如USB或BNC接口)是否松動,接口內部是否有灰塵或氧化(用壓縮空氣吹掃或酒精清潔)。
•表頭故障:指針式驗流計的表頭可能因長期使用導致游絲卡滯(輕輕撥動指針,若無法復位)或磁鋼退磁(指針偏轉遲緩且幅度小)。需聯系廠家更換表頭組件;數字式驗流計則可能是前置放大器損壞(用萬用表檢測放大器輸入輸出電壓,正常應有信號放大,若無則更換放大器芯片)。
故障二:指針滿偏或劇烈抖動(超量程)
現象:接入微小電流后,指針迅速擺向最大刻度(滿偏)并持續抖動,無法穩定讀數。
排查與修復:
•量程選擇錯誤:最常見的原因是未正確選擇量程檔位(如用大量程檔測微小電流,指針偏轉過小;用小量程檔測大電流,導致滿偏)。重新選擇合適的量程(從大量程開始逐步減小,直至指針偏轉在刻度盤2/3范圍內)。
•被測電路短路:其直接并聯在電源兩端(未串聯限流電阻),導致大電流通過表頭。立即斷開電源,檢查電路連接(確保其串聯在待測支路中),并在必要時串聯保護電阻(如1kΩ-10kΩ電阻,限制電流不超過量程上限)。
•內部元件損壞:表頭線圈可能因過載燒毀(觀察表頭是否有焦糊味或發黑),平衡錘脫落(導致指針失衡)。需拆開儀器外殼(需專業技能),更換損壞的線圈或重新固定平衡錘;數字式驗流計可能是模數轉換器(ADC)過載(檢查ADC芯片溫度是否過高,必要時更換)。

故障三:示數不穩定(漂移或跳動)
現象:無外界干擾時,指針或數字顯示值持續緩慢變化(漂移)或快速跳動(如±0.1μA波動)。
排查與修復:
•環境干擾:驗流計附近存在強電磁場(如電機、變壓器)、振動源(如空調壓縮機)或溫度波動(>±5℃/小時)。將其移至屏蔽柜中(減少電磁干擾),固定在穩定的平臺上(避免振動),并保持環境溫度恒定(建議20℃±2℃)。
•接觸不良:接線柱氧化、導線與表頭接觸點松動會導致信號時斷時續。用C?H?O清潔接線柱,重新擰緊導線;數字式驗流計檢查探頭與主機的連接插頭(如BNC接口是否氧化,用砂紙打磨后涂抹導電膏)。
•元件老化:長期使用后,表頭游絲彈性下降(導致指針復位不準)、放大器增益漂移(數字顯示值基準偏移)。需更換游絲組件或校準放大器基準電壓(通過儀器內部的校準電位器調整,或返廠維修)。
故障四:零點漂移(無輸入時指針不歸零)
現象:未接入任何電路時,指針未指向零刻度線(存在初始偏移),影響微小電流測量準確性。
排查與修復:
•機械零點調整:指針式驗流計通常配有機械調零旋鈕(位于表盤側面),通過旋轉旋鈕使指針歸零(若旋鈕失效,可能是內部彈簧松動,需拆開調整)。
•電路零點漂移:數字式驗流計可能因前置放大器偏置電壓變化導致零點偏移。進入儀器校準菜單,執行“零點校準”功能(在無輸入狀態下,按提示操作使顯示值歸零);若校準無效,可能是放大器芯片故障,需更換。
驗流計的故障排查需遵循“先易后難、由外至內”的原則,從電源、連接、量程等外部因素入手,逐步深入到內部元件檢測。對于復雜故障(如芯片級損壞),建議聯系專業維修人員處理,避免因不當操作擴大損壞范圍。掌握這些排查與修復技巧,不僅能延長其使用壽命,更能保障微小電流測量的精準可靠,為科研與工程實踐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。